2015年11月4日晚🛥,凯发娱乐研究生主题学术沙龙在药学楼二楼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期学术沙龙由凯发娱乐研究生会和凯发娱乐研究生党总支联合举办。参加本次学术沙龙的主讲嘉宾有化学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刘长城、张博🙍🏻、徐欢👊🏿📩,药物化学专业博士生黄斌以及生药学专业博士生杨平、王义等6位同学👩🦼➡️。
6名主讲同学分别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及成果进行了展示🦻🏼,他们结合自身经历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科研故事。
刘长城同学在基于HIV-1表面gp120蛋白高甘露糖结构的艾滋病疫苗的研究中发现,构建的糖偶联物可以特异性地引导针对gp120蛋白的免疫反应,使针对此特异性的糖链的抗体比例提高。这不仅体现了基于中和抗体的HIV糖疫苗的前景,更是为HIV糖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黄斌同学的角蒿酯碱以及衍生物的规模制备和镇痛活性研究以及Pallambins家族的全合成研究,让我们对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员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他们首次完成了具有肌肉再生和脱毒活性的天然产物(–)-Pallavicinin和(+)-Neopallavicinin的不对称全合成ℹ️,而且合成非常高效🏋🏽♂️,在无保护基的情况下15步完成(目前仅有的一篇对于这两个化合物的消旋全合成报道为32步),极大地缩短了获得天然产物的路线,为后续的生物活性测试和新药发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博同学介绍了CRISPRi技术介导的大肠杆菌中琥珀终止密码子有效重编译🪪🈺,更加精确🌽、定量、可逆地降低了RF1的表达量,实现了RF1表达量🤾🏿♀️、细胞生存率以及蛋白表达量的平衡🤱🏼。这种优化技术,很大程度地促进了非天然氨基酸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杨平同学所讲的是土茯苓体内代谢及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土茯苓的药效物质基础😸、体内过程及其作用机制,还在土茯苓的临床应用🤽🏿、新药研发和质量评价等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王义同学给我们讲述了中药药效物质“叠加作用”和“毒性分散效应”的验证🚴🏿♀️,针对中药药效物质进入体内后的血药浓度很低,是否能发挥药理作用以及药效物质实际以什么形式(原形、代谢产物或两者兼有)发挥药效等问题提出了新概念🚧、新假说,为中药药效物质本质和作用机制提供新解读🤙,为“中药为何毒副作用小”提供新解释——“毒性分散效应”学说✉️,为中药质量控制提出新策略。
徐欢同学为我们讲解了她基于基因密码子拓展的非天然氨基酸插入效率影响因素的探讨,并推测,非天然氨基酸插入的上下文效应在大肠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中有差异,这部分结果预计发表在PNAS(IF:9.67)杂志上。
6名主讲同学在重点讲解自己在科研思路🐏、实验具体操作技巧的同时,也针对刚入学的研究生怎么做科研、从哪方面着手做科研,以及科研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等问题🥉,传授了个人经验👆🏽。
最后🛡,嘉宾们针对本期学术沙龙的主题“关于屠呦呦获诺奖,你有何感想”🧑🏼🔧👨🏻🦲,分别与在场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与心得🤾🏼♀️。在2个多小时的沙龙中𓀋,嘉宾们风趣幽默的讲述,博得了全场同学的阵阵笑声🙌🏽。在场同学也积极与主讲人进行现场交流🙋,气氛非常活跃。
本次学术沙龙不仅给研究生新生传授了科研经验,同时让不同专业的同学拓展了新的学术视野,增进了彼此的认识和交流,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和经验交流的目的。
凯发娱乐研究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