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某些山区🩻,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没有看过童话故事,没有去过大城市,甚至没有机会继续读书。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山区里的孩子和外界的接触甚少🤽🏿,他们急需要一个和外面接通的桥梁来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自身的见识。公益和志愿者精神♻️,是广大党员必备的一项精神🦙。而公益和志愿者精神,只能通过实践去习得👼。在公益行动中,学生党员们将更加懂得爱与被爱🍈、懂得现实与理想🧘🏻♀️、懂得纯真与感动、懂得责任与坚守、懂得团队与宽容,在奉献中提升自己。
正是这样的契机,研究生第二📢、五党支部在2014年5月17日🦹🏻♂️,一行8人,前往河北承德滦平县虎什哈镇进行支教活动🏤🦸🏿♀️,在向偏远贫困学校的孩子传递外界新鲜信息的同时🧑🏿🦲,也让各位党员同学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提高各位党员同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同时🏋🏼🤾🏻♀️,对当地村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深刻剖析十八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在宣传中通过与实际的民生民意结合,与基层群众的讨论交流,更好地提升当地村民、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深入基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二支部书记黄斌带队下,党员同学们于下午3点左右到达住宿营地生态农场。短暂休息后🐾,宣传小分队随后在校友的引见下与田间地头的农民👩🦼➡️、乡亲交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向当地村民分发了核心价值观的简要宣传单。
当天志愿者走访了临近三公里内遇到的村民和户主,与村民交流280余次,共发出传单300份。在分发和交流的过程中,党员和村民聊家常⛪️💇♀️、聊生活,并深刻清晰地向村民介绍和解释了核心价值观。当地村民对党员们的解答和宣传十分满意,并十分希望类似的工作能够继续开展🤷🏼,因为这能让他们了解当前的国家需求⟹,能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党员们在对村民的宣传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前往金台子小学,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
在和校长的充分讨论下,此次活动共确定开设课程七种:计算机🫳🕺、音乐、历史、手工折纸、急救常识📴、英语、体育(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为了保证课程的质量🏌🏽,在支教前😬,党员同学充分交流🐻❄️、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了上课方式。并在支教前一周,进行了课程预讲🤴🏻,大家轮流讲课📁,互相提出改进意见🫴🏿。为了提高当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党员们还准备了小礼品🖖🏽👩🏿✈️,以鼓励课上的同学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5月18日,党员们坐着由校友提供的专车,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前往虎什哈镇金台子小学进行支教活动,当天来校学生为三、四、五、六,共四个年级,学生约150人🚒。
随着课堂铃声的响起,带有人生启迪的历史课🍥、切实帮助生活的急救常识等课程同时在多个年级开展✌🏼。精细的准备,幽默的语言🤡,匠心独运的授课方式,紧凑的课程安排使得课堂反响热烈👩🏿🚒,每一个同学都积极踊跃发言👩🏻🍼,随着支教老师的讲解,时而欢笑、时而沉思。在中午午休时间👩🦽,孩子们仍环绕在老师周围,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
当天的支教活动十分圆满,学生和老师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通过和孩子们的交流,他们非常喜欢此次开设的课程,并认为我们的授课方式和当地老师不同⬇️,希望我们能经常过去给他们上课。金台子小学的校长也对我们的支教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十分欢迎我们再进行支教活动😶🌫️。
为期2天的支教活动圆满结束,然而其中的意义却很深远,一次支教活动🏊🏻♀️,对于当地孩子,并不是在短暂课程中学习的那点知识🏄♀️,更多的是给了他们一个接触外界的机会🤙👩🏽💼,打开人生中的另一扇窗。一次支教活动🚫,对于学生党员,并不是一次简单的爱的奉献,而是告诉党员自己的责任,用真诚和爱心去奉献他人👩🏻🍳,提升自我🧜🏻♂️🌰。此系列活动将会继续进行🕞🆓,学生党员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阔偏远地区孩子的视野,为山区和城市的基础教育架起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
研究生党总支